影汇坊特稿 当地时间1月( yuè)16日,著名导演、编剧大卫·林( lín)奇去世,享年78岁。
他的家人( rén)通过facebook宣布了这一消息,“我( wǒ)们怀着深深的遗憾宣布( bù)他的离去,世界破了一个( gè)洞,但正如他会说的那样( yàng),‘把目光放在甜甜圈而非( fēi)那个洞上'。今天是美好的( de)一天,一路天空蔚蓝、阳光( guāng)照耀”。

听到这个消息,无疑( yí)让众多电影人和影迷心( xīn)碎。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 guó)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 wù),影迷们所熟悉的《橡皮头( tóu)》《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妖( yāo)夜慌踪》《穆赫兰道》《双峰》等( děng)作品,无不充满着华丽、阴( yīn)郁、诡异和先锋的气息,他( tā)的前卫、独立有目共睹,几( jǐ)十年不改本色。

大卫·林奇( qí)以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 gé),为电影史留下浓墨重彩( cǎi)的一笔。
他曾获得4次奥斯( sī)卡提名并拿下奥斯卡终( zhōng)身成就奖,还曾斩获戛纳( nà)金棕榈&最佳导演、威尼斯( sī)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等荣( róng)誉。
超现实主义象征、荒诞( dàn)的气质、冰冷的氛围以及( jí)反映现代社会中个体的( de)焦虑,都是大卫·林奇作品( pǐn)的标签。
他用充满现代意( yì)识的个人美学风格,在银( yín)幕上书写着对这个世界( jiè)的看法和对个体的人文( wén)关怀。

他对电影和艺术的( de)热爱,从来不曾停歇。
2024年11月( yuè),林奇曾向外媒透露自己( jǐ)患了肺气肿,状况不理想( xiǎng),需要用辅助氧气管才能( néng)在房间内进行走路等活( huó)动。
但在去世的前两个月( yuè),他还想继续拍电影,他说( shuō)自己喜欢待在片场,愿意( yì)尝试以远程执导的形式( shì)来拍摄电影。
受到近日肆( sì)虐的洛杉矶山火影响,林( lín)奇被迫离开平时的住处( chù),搬到新居后病情恶化。
从( cóng)拍《穆赫兰道》开始,林奇就( jiù)喜欢坐在导演椅上冥想( xiǎng)开脑洞,吃着甜甜圈或者( zhě)樱桃派。


那时候导演们拍( pāi)电影,最后都会让观众知( zhī)道这是一个梦,只有他反( fǎn)着拍,只拍梦,然后告诉大( dà)家,梦就是生活,生活也恰( qià)似一场梦。
这位谜一般的( de)导演曾说:“我喜欢拍电影( yǐng),因为我想进入另一个世( shì)界。我想迷失在另一个世( shì)界中。”
大卫·林奇创造的影( yǐng)像世界,恰似一个又一个( gè)华丽奇诡的梦境,值得影( yǐng)迷们流连其中,反复回味( wèi)。
如今,他自己已经深深坠( zhuì)入那个梦中。

在斯皮尔伯( bó)格传记电影《造梦之家》结( jié)尾处,大卫·林奇曾这样说( shuō):
“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 yǒu)趣;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 hěn)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 shí),就无聊死了。”

大卫·林奇从( cóng)不拍那些“地平线在中间( jiān)”的电影,他的小众趣味与( yǔ)先锋前卫风格让他成为( wèi)最不循规蹈矩,也最有趣( qù)的导演。
大卫·林奇去世的( de)消息传出后,多位电影人( rén)表示悼念。
导演史蒂文·斯( sī)皮尔伯格说:“世界将怀念( niàn)如此原创和独特的声音( yīn)。他的电影已经经受住了( le)时间的考验,而且永远都( dōu)会。”

《穆赫兰道》女主演娜奥( ào)米·沃茨发布长文悼念大( dà)卫·林奇,我们从中感到了( le)娜奥米的悲痛。

“我的心碎( suì)了,我的老友戴夫,没有他( tā),世界将完全不一样。影响( xiǎng)我的不仅仅是他的艺术( shù),他的智慧、幽默和爱让我( wǒ)对自己产生一种前所未( wèi)有的特殊信念。他通过精( jīng)湛的叙事技巧,邀请所有( yǒu)人窥探这个世界,让电影( yǐng)获得了提升,激励了全球( qiú)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
《穆( mù)赫兰道》另一位女主角劳( láo)拉·哈灵也发文悼念大卫( wèi)·林奇:“亲爱的大卫,所有接( jiē)触过你的艺术家和人都( dōu)会哀悼你的离去,但我知( zhī)道你正在天堂创作电影( yǐng)、写作、绘画和冥想。天堂欢( huān)迎你的灵魂进入永恒的( de)极乐世界。再见了,我的朋( péng)友。愿你安息,老友戴夫。”

《蓝( lán)丝绒》《双峰》主演凯尔·麦克( kè)拉克伦说:“世界失去了一( yī)位杰出的艺术家,我失去( qù)了一位亲密的朋友,他为( wèi)我幻想未来,允许我在我( wǒ)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世( shì)界旅行。”

“大卫,我永远被你( nǐ)改变,永远是你的凯尔。谢( xiè)谢你所做的一切。”
导演詹( zhān)姆斯·古恩说:“安息吧,大卫( wèi)·林奇。你启发了我们很多( duō)人。”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lā)导演表示:“我非常震惊心( xīn)碎,无法用言语表达失去( qù)伟大的朋友大卫·林奇带( dài)来的深切悲痛。”

《美丽心灵( líng)》导演朗·霍华德也发文悼( dào)念,“他是一个优雅的人和( hé)无畏的艺术家,他跟随自( zì)己的内心和灵魂,并证明( míng)激进的实验可以产生令( lìng)人难忘的电影。”

除了圈内( nèi)多位电影人,还有NASA也向大( dà)卫·林奇导演送上深深的( de)怀念之情。
“我们将继续探( tàn)索超凡与未知。我们将不( bù)关注于失去,而是专注于( yú)我们与您共享这个星球( qiú)的岁月中得到的东西。我( wǒ)们会在梦中见到您。”

回顾( gù)大卫·林奇的艺术生涯,不( bù)难发现他从小就有非同( tóng)寻常的创作天赋。
1946年,大卫( wèi)·林奇出生于美国蒙大拿( ná)州密苏拉,他成长在一个( gè)条件不错的中产阶级家( jiā)庭,尽管不缺朋友,可是他( tā)喜欢孤独一人,在大自然( rán)、在花园里看昆虫蠕动——
“只( zhǐ)要稍微进一步观察这个( gè)美丽的世界,会发现,樱桃( táo)树上有树脂渗出来,黑色( sè)、黄色,无数只蚂蚁就趴在( zài)上头。”

《蓝丝绒》开场的高反( fǎn)差对比
他并没有通常我( wǒ)们所认为的那种童年阴( yīn)影,而恰恰是因为童年太( tài)美好太完美了,所以他能( néng)够更敏感地发现其中腐( fǔ)烂、异化的另一面。
1977年,大卫( wèi)·林奇以处女作《橡皮头》一( yī)鸣惊人,他的风格一度被( bèi)认为是怪异和难以理解( jiě)的。
1980年,他拍摄了第一部主( zhǔ)流影片《象人》,在评论和票( piào)房上大获成功,更获得了( le)奥斯卡的青睐。
野心勃勃( bó)的大卫·林奇,很快便把著( zhù)名科幻小说《沙丘》搬上了( le)银幕。
1990年,他凭借《我心狂野( yě)》摘下了戛纳金棕榈大奖( jiǎng),奠定了准大师的地位。《蓝( lán)丝绒》《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shì)》《妖夜慌踪》《穆赫兰道》,他的( de)作品表中几乎每部作品( pǐn)都能显露出他在电影史( shǐ)上的份量。
而在很多影迷( mí)心里,《穆赫兰道》无疑是大( dà)卫·林奇导演的集大成之( zhī)作。

《穆赫兰道》,2001
而经历了时( shí)光的打磨,这部影片的经( jīng)典地位也越来越高,先是( shì)被《电影手册》评为新世纪( jì)头十年十佳电影之一,位( wèi)列BBC评选的“21世纪最伟大电( diàn)影100部”榜首。
《穆赫兰道》以“难( nán)懂”与“烧脑”著称,在它天鹅( é)绒般优雅的外表下,曾有( yǒu)无数人曾试图解读这部( bù)电影的确切意义,但无论( lùn)被解读多少次,始终蕴藏( cáng)着极其晦涩荒诞的神秘( mì)内核。

那些没头没尾的人( rén)物、纷繁吊诡的场景、扑朔( shuò)迷离的事件,以及蓝色钥( yào)匙、牛仔、黑脸乞丐等充满( mǎn)神秘主义气息的视觉符( fú)号,都让影片呈现出万花( huā)筒般迷幻深邃的色彩。
《穆( mù)赫兰道》的迷人之处在于( yú),它带给了观众游走于理( lǐ)性与非理性边缘的观看( kàn)体验,导演喜欢打破常规( guī)逻辑顺序,用碎片化记忆( yì)或意识流的形式展现人( rén)物经历。

作为观众,我们自( zì)然需要对文本做出理性( xìng)诠释,情不自禁地对影片( piàn)中各种视觉符号进行联( lián)想和解读。
但影片奇诡的( de)氛围、含混的细节、形式感( gǎn)十足的视听语言,又驱使( shǐ)着我们放弃理性思考,全( quán)身心投入到大卫·林奇所( suǒ)精心构筑的感官迷宫之( zhī)中,尽情体会影片的虚无( wú)苍凉底色。

大卫·林奇与《穆( mù)赫兰道》两位女主演
正如( rú)影片中弥散着的滚滚浓( nóng)烟,大卫·林奇把每一代看( kàn)过《穆赫兰道》的观众都弃( qì)置于庞大的叙事迷宫之( zhī)中,任由他们去摸索,去联( lián)想,去解读。
《穆赫兰道》是一( yī)部无法被复制的电影,注( zhù)定名垂影史。
除了《穆赫兰( lán)道》之外,大卫·林奇创作的( de)电视作品《双峰》,也被众多( duō)影迷津津乐道,甚至对整( zhěng)个好莱坞影视行业带来( lái)了革命性的影响。
这部剧( jù)是美国90年代最为着名的( de)电视剧之一,曾荣获1990年美( měi)国电视评论协会大奖,1997年( nián)美国金球奖最佳男女主( zhǔ)角奖,1991年美国艾美奖等多( duō)项大奖。

大卫·林奇(右)
大卫( wèi)·林奇与电视泰斗马克·弗( fú)罗斯特共同创作的电视( shì)剧《双峰》首次亮相于1990年,这( zhè)个谋杀悬疑情景剧发生( shēng)在一个小镇,充满了各式( shì)各样的怪人,在当时实属( sh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迅速( sù)点燃了观众的想象力。
《双( shuāng)峰》是大卫·林奇职业生涯( yá)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 tā)不仅重新定义了电视剧( jù)集的形式,还开创了一种( zhǒng)全新的叙事方式——将悬疑( yí)、谋杀等多种元素融为一( yī)体,还融入了怪异的角色( sè)和另类的幽默,以及超自( zì)然和恐怖的元素。

大卫·林( lín)奇与陈冲
中国观众熟悉( xī)的演员陈冲,也参演过大( dà)卫·林奇的《双峰》。
2019年,陈冲曾( céng)回忆出演这部戏时的经( jīng)历:“当时导演有个女朋友( yǒu),是非常有名的模特伊莎( shā)贝拉·罗西里尼,当时这个( gè)角色是写给她的,讲一个( gè)小地方突然来了一个闯( chuǎng)入者。但后来导演跟她分( fēn)手了,她不演了就找到了( le)我,也是外来的闯入者。所( suǒ)以要是他们没分手,我就( jiù)没这个戏了。”
在接下来的( de)多年中,粉丝们执着热情( qíng)一直让《双峰》的精神永存( cún),更多全球各地的新观众( zhòng),都发现了它令人眼花缭( liáo)乱的情节转折带来的乐( lè)趣。

2017年,在25年后《双峰》第三季( jì)重启。当年,时光君还独家( jiā)采访到了大卫·林奇导演( yǎn)本人,详情请看这篇《25年后( hòu),我们又回到了这座让人( rén)不寒而栗的小镇》。
当年71岁( suì)的导演,和我们足足聊了( le)50分钟,包括《双峰》的回归、如( rú)何追求心中所想、电影中( zhōng)静谧的重要性、以及《双峰( fēng)》标志场景之一“小红屋”的( de)起源。
在拍完《双峰》续集篇( piān)之后,大卫·林奇在洛杉矶( jī)过上了息影后的平静生( shēng)活,他一直没有停下创作( zuò),而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 jiù)是一个人画画。
很多人或( huò)许不知道,大卫·林奇还是( shì)个出色的画家兼摄影师( shī),他在美国做过属于自己( jǐ)的绘画作品特展,展出了( le)从学生时代至今的近百( bǎi)幅独立画作。

大卫·林奇的( de)画作
不夸张的说,林奇的( de)短片与画作,比他的电影( yǐng)更加富有视觉冲击力和( hé)想象力,或者说,那才是“林( lín)奇主义”/“林奇风格”的起点( diǎn)。
大卫·林奇很喜欢坐在椅( yǐ)子上冥想,然后借着半睡( shuì)半醒的神游状态任由一( yī)系列画面涌来。
这些画作( zuò)以及电影,正是各种潜意( yì)识画面或梦境的直接反( fǎn)应,所以,林奇对自己的作( zuò)品通常不愿做解释,更拒( jù)绝给出直接的答案。

今天( tiān),最会造梦的导演大卫·林( lín)奇导演离开了我们,但我( wǒ)们仍然可以在他的电影( yǐng)、剧集和画作中尽情徜徉( yáng),做一场关于艺术的绮丽( lì)之梦。
作者 | 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