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列维-斯特劳( láo)斯在《忧郁的热带》写道:「有( yǒu)些属于过去的小细节,现( xiàn)在却突耸如山峰,而我自( zì)己生命里整层整层的过( guò)去却消逝无迹。一些看起( qǐ)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 shēng)于不同的地方,来源于不( bù)同的时期,都互相接触交( jiāo)错,突然结晶成某种纪念( niàn)物。」

在《绿皮书》的最( zuì)后,当我看到Don把Tony捡来的石( shí)头放在自己书房,我想起( qǐ)了列维-斯特劳斯这段细( xì)腻的描述。石头是两个月( yuè)驱车南行的纪念物,在Don眼( yǎn)中,它璀璨、不朽。 纪念物本( běn)身并不构成意义,它的全( quán)部意义都在于人的赋予( yǔ)。 人们借由它沟通过去与( yǔ)现在,提醒自己某些行将( jiāng)消逝的生命经验。旅途的( de)时间和记忆碎在身体的( de)骨骼里,成为自身拖带着( zhe)的世界。
决定我们成为某( mǒu)一类人的,往往不是皮囊( náng),而是皮囊下的世界,由我( wǒ)们见过、爱过的一切组成( chéng)。
二

在《触不可及( jí)》等故事的构架里,白人是( shì)贵族与精英的形象,黑人( rén)则处于穷苦落魄的社会( huì)边缘。而《绿皮书》的主角形( xíng)象则被倒置。它根据真实( shí)事件改编,想探讨的主题( tí)是严肃的,可故事并不沉( chén)重。
Don是非裔美国人,血缘上( shàng)的黑人,精神上的白人。他( tā)是一个音乐天才,刚会走( zǒu)路,母亲就教他弹钢琴,后( hòu)来去列宁格勒音乐学院( yuàn)学习,成为那儿的第一个( gè)黑人学生。他接受的是古( gǔ)典音乐的训练。但之后,鉴( jiàn)于人们无法忍受一个黑( hēi)人在舞台上演奏古典音( yīn)乐,唱片公司着力把他往( wǎng)「有色艺人」方向发展。天才( cái)的光辉难以淹灭,他多次( cì)受邀去白宫演奏。

Tony是意裔美国人,虽然生着( zhe)白人皮囊,却并非白人社( shè)会的既得利益者。失业后( hòu),他可以为了50美金赌注连( lián)吃26根热狗,否则就交不起( qǐ)房租。他大大咧咧,满嘴跑( pǎo)火车,保持不了片刻的安( ān)静。他身体里藏着一个黑( hēi)人灵魂,热爱黑人的音乐( lè),喜欢听Chubby Checker,Lil’ Richard,Sam Cooke和Aretha Frank等人的歌曲。
Tony在( zài)朋友的推荐下成为Don巡演( yǎn)的司机。巡演之路远非Tony所( suǒ)预想的那么简单。在二十( shí)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种( zhǒng)族歧视正处于最激烈之( zhī)时,白人至上主义甚嚣尘( chén)上。民权运动方兴未艾,抗( kàng)议示威如火如荼进行,马( mǎ)尔科姆·X和马丁·路德·金成( chéng)为了黑人的民族英雄。一( yī)九六二年,黑人邮政员雨( yǔ)果·格林编写了一本叫「绿( lǜ)皮书」的小册子,专门为黑( hēi)人设计旅行指南,里面标( biāo)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 rén)进入的旅店、餐馆。Tony就带着( zhe)这本「绿皮书」出发。

Tony并不喜欢Don,因为Don高高在上( shàng),吹毛求疵,总在用精英主( zhǔ)义的立场教训他。他的诸( zhū)多嗜好,譬如玩纸牌、抽烟( yān)等,无一不被Don鄙夷。但他佩( pèi)服Don,在匹兹堡听到钢琴演( yǎn)奏后,他给妻子写信时这( zhè)么形容道:「Don弹起来不像黑( hēi)人,像李伯拉斯,只不过更( gèng)好。当我从后视镜里看他( tā)的时候,我肯定他脑子里( lǐ)一直在想着什么事情。天( tiān)才就是这样。但是我觉得( dé)那么聪明好像也没什么( me)意思。」
即便Don已经成为首屈( qū)一指的音乐家,与之来往( wǎng)的也是美国的上层阶级( jí),黑人皮囊却让他得不到( dào)白人社会的完全认同, 肤( fū)色成了原罪 ,越往南种族( zú)歧视越严重。在罗利,Don只被( bèi)允许用树林里的厕所。在( zài)路易维尔,他在酒吧喝酒( jiǔ)时被三个白人男子挟持( chí),好不容易才从险境脱身( shēn)。在梅肯的西装店,他不被( bèi)允许试穿西装。Don因自己的( de)同性恋身份给Tony带来的麻( má)烦而道歉。Tony安慰他说:「 我知( zhī)道这是个复杂的世界。 」他( tā)虽然莽撞冲动,但自有其( qí)细腻温情的一面。

Tony认为自己的世界比Don的更( gèng)「黑」,两人为此发生过争执( zhí)。Tony所说的「黑」其实是指社会( huì)阶级层面,越底层者越「黑( hēi)」。底层的现实相差无几,他( tā)就混迹在其中,住在街上( shàng),每天为谋生计拼命赚钱( qián),像绝大多数黑人一样。而( ér)在他眼中,Don坐在王位,满世( shì)界给富人演奏,是最受上( shàng)流社会尊重的那类人。
但( dàn)Don告诉Tony,富人付钱让他演奏( zòu),是因为这让他们感觉自( zì)己有文化。一旦从舞台上( shàng)走下来,对他们来说他只( zhǐ)是一个普通的黑鬼。他不( bù)被自己的同胞所接受,他( tā)说:「 如果我既不够白,也不( bù)够黑,也不够男人,那告诉( sù)我,我是谁? 」Tony愣在原处。悲悯( mǐn)早就深植在人类的精神( shén)之中。雨淅淅沥沥,两个生( shēng)命就这样彼此获得了谅( liàng)解。

最后一天的行( xíng)程在伯明翰。这里曾有过( guò)Don的痛楚回忆,六年前在市( shì)政礼堂演出时,Don因为演奏( zòu)了白人的音乐,从舞台上( shàng)被赶下来。这次演出,Don虽然( rán)是主角,但因为是黑人不( bù)被允许在餐厅用餐。此时( shí)的Tony,不再计较拿不拿得到( dào)尾款,他带Don愤然离去。他们( men)在底层的贫苦黑人常去( qù)的橙鸟餐厅里,度过了整( zhěng)个巡演里最快乐的一个( gè)夜晚。
善良与美,有时候长( zhǎng)在最卑微的土壤里。
三( sān)

这个世界的有趣( qù),并不在于用你熟悉的眼( yǎn)界去打量一切,而在于放( fàng)下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jiè)。唯有如此,所见所闻才不( bù)会仅仅只是在加深偏见( jiàn)。
每个人都在放弃一部分( fēn)我执后,才见识到了更广( guǎng)袤的世界。 在橙鸟餐厅,虽( suī)然舞台摆的不是施坦威( wēi)钢琴,使用这架钢琴的通( tōng)常也是那类会在钢琴上( shàng)放一杯威士忌的潦倒音( yīn)乐人,Don还是欣然前去演奏( zòu),和爵士乐队的即兴配合( hé)。对Don来说,身上精致的世界( jiè)束缚着他,使他的情感变( biàn)得拘谨与压抑。底层世界( jiè)的痛苦和欢愉,倒是给了( le)他一种酒神式的快乐,让( ràng)自我在情感的宣泄中得( dé)以解放。结束后,他说:「这才( cái)是真正的演出。」
Tony原本的世( shì)界是粗粝的,不修边幅也( yě)不循规蹈矩。可是他内心( xīn)并不偏狭,他接纳了Don的建( jiàn)议,努力改正自己的语调( diào),变音,用词,并学着用Don那种( zhǒng)更加文学化的腔调来写( xiě)信。Tony曾问Don的助手,为什么Don要( yào)选择往南巡演,助手告诉( sù)他:「 因为天才并不够,唯有( yǒu)勇气,才能改变人心。 」那一( yī)刻,Tony的认知受到巨大的冲( chōng)击,所谓尊严地活着,就在( zài)于饱含信念地去行动。

Don和Tony,一个孤独,一个喧( xuān)嚣,就像黑塞小说中的纳( nà)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两个( gè)全然不同世界就这样发( fā)生了碰撞: 一个禁欲式的( de)孤绝天才遇到一个世俗( sú)的享乐主义者。 一个在人( rén)群里注重理性和道德的( de)宁静,一个则是现代社会( huì)里的伊壁鸠鲁主义信徒( tú),追求放纵、热烈与感性的( de)愉悦。
可是, 喧嚣与孤独的( de)并不总是天生的死敌,它( tā)们在对峙与妥协中,构成( chéng)人生的全部迷局。 人的一( yī)生,不过是在两者之间踯( zhí)躅徘徊,既要俗世的快乐( lè),也要保持精神的清醒与( yǔ)自洽。 生活就是一场喧嚣( xiāo)与孤独的角斗,谁也不可( kě)能全身而退,不同的是,有( yǒu)的人死去的喧嚣部分多( duō)一些,有的人死去的孤独( dú)部分多一些,侥幸活下来( lái)的那部分就是所谓的自( zì)我。
「要永远地创造自我。」福( fú)柯如是说道。这大概是现( xiàn)代人某种永恒的宿命。

约稿及合作请联系我( wǒ)个人微信号:Odysseyrush。影汇坊号:夜第( dì)七章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 zhòng)号和影汇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