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 zhōng),我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 tóng)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 yú)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世界( jiè),保持内心的干净。
它让我( wǒ)想起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yì)剧作家普莱卫说过的一( yī)句话:
生活的信心只有在( zài)超越种种磨难之外,在与( yǔ)儿童目光的相接中获得( dé)。
说得多好啊。
看到这句话( huà),我才恍然明白了《千与千( qiān)寻》。
它讲述的是一个孩子( zi)的冒险,却给了我这个成( chéng)人某种生活的信心。
这种( zhǒng)信心,就来自孩子清澈的( de)眼光,来自一种未经世事( shì)的无畏和诚实。

在《千与千( qiān)寻》中,宫崎骏为我们描绘( huì)了一个神秘的小镇。
这个( gè)小镇有着中世纪的风格( gé),那正是人类历史上最黑( hēi)暗的时期。镇上没有人,只( zhǐ)有黄昏时分颓败的街景( jǐng)。
我们的主人公荻野千寻( xún),是个刚满10岁的少女,在随( suí)父母搬到乡下的途中,她( tā)偶然闯入了这个小镇。
千( qiān)寻是个特别普通的孩子( zi),不十分漂亮,也不过分聪( cōng)明,有点娇生惯养,爱哭,脆( cuì)弱,和我们每个人的儿时( shí),没什么两样。
我原本以为( wèi)接下来的故事,将会非常( cháng)顺理成章地讲述千寻的( de)成长和蜕变。
这当然也是( shì)这个故事的题中之意。
但( dàn)另一方面,我惊讶地发现( xiàn),这个故事不只是面向孩( hái)子,教会他们勇敢的。 它更( gèng)是对每一个成年人的劝( quàn)慰,告诉我们,每个人心里( lǐ)都曾有过一种东西,我们( men)应该想办法去寻回并守( shǒu)护。
那种东西,就是: 向善的( de)本能。

看千寻在这座物欲( yù)横流的小镇游荡,就像是( shì)看一滴清水,投入一滩泥( ní)水,不知最后是化作污泥( ní),还是泥水变得更清澈了( le)一点。
这座小镇,像是梦境( jìng),实际却是现实的写照。
它( tā)看似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jì),实际却有着不可动摇的( de)运作规则。
比如在这里, 你( nǐ)必须要吃这里的食物 ,不( bù)然就会人间蒸发;可是,你( nǐ)又不能毫无节制地暴饮( yǐn)暴食,否则就会变成猪。
在( zài)这里, 你必须要找一份工( gōng)作 ,证明你存在的价值,而( ér)寻求安逸的人将会变成( chéng)动物,被永远放逐。
在这里( lǐ), 你要忍受人类才是异类( lèi) ,那些怪物随时可能会走( zǒu)到你面前,给你一句:他身( shēn)上的味,可真臭!
在这里, 金( jīn)钱仍是被众人趋之若鹜( wù)的至高存在 ,为了钱,神明( míng)们也可以争得头破血流( liú)、尊严扫地。
……
瞧瞧,这和现实( shí)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戳( chuō)破它华丽的衣裳,仍然是( shì)一具借尸还魂的腐朽躯( qū)体。

而千寻将要面对的,就( jiù)是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 de)现实世界。
可是,她并没有( yǒu)站出来挑战这些腐朽的( de)规则,或是成为改变世界( jiè)的英雄。
相反, 她接受了 。
为( wèi)了生存,她在汤婆婆的澡( zǎo)堂里,找了一份工作,安定( dìng)下来。
这就让整个故事,更( gèng)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每个( gè)人,都只能接受既定的社( shè)会规则,成为这场游戏的( de)一部分。
而区别在于,有的( de)人,被那规则驯化出一种( zhǒng)懦弱;而有的人,却始终有( yǒu)底线地活着。

千寻身上的( de)「天真无畏」,不是教出来的( de),而是与生俱来的。
当满身( shēn)污浊的河神来到澡堂,所( suǒ)有人都在退却,只有千寻( xún)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努力( lì)为它冲洗着层层叠叠的( de)泥垢。
那不是职业精神使( shǐ)然,而只是一种本性的驱( qū)使。
也正是这个动作,令众( zhòng)人对她刮目相看:这个小( xiǎo)姑娘,真不简单。
是啊,在这( zhè)个习惯了退缩和逃跑的( de)世界,哪怕一点点的承担( dān),都像是莫大的道德。
千寻( xún)肯定不曾意识到,她的率( lǜ)性而为在别人眼里,竟是( shì)值得被仰视的。 她不过是( shì)凭着一个孩子的直觉,在( zài)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这( zhè)个小镇是被一对双胞胎( tāi)婆婆掌管的。
汤婆婆和钱( qián)婆婆。
她们就像是一枚硬( yìng)币的两面,也代表着这个( gè)世界最底层的两种规则( zé)。
一种叫 等价交换 ,一种叫( jiào) 因果报应 。
这些规则并不( bù)是她们创造的,而是天然( rán)存在的,她们只不过是规( guī)则的执行者。
在汤婆婆那( nà)里,千寻得到了一份工作( zuò),得以在小镇存身,可作为( wèi)交换的,是渐渐忘记自己( jǐ)的名字,进而失去自我。
而( ér)在钱婆婆那里,千寻的朋( péng)友白龙因为偷了钱婆婆( pó)的印玺,将被夺去生命,千( qiān)寻要补救白龙的罪,救他( tā)回来。
在整个故事中,千寻( xún)始终不曾超越这个小镇( zhèn)的规则,而是处于规则之( zhī)下,依然勇敢率真地活着( zhe)。 也恰恰是这份真,使她不( bù)至于迷失自我,并最终拯( zhěng)救了朋友。
这是一个多么( me)令人宽慰又惭愧的少女( nǚ)。

怪不得,那个幽魂一样的( de)「无脸怪」,自第一次见到千( qiān)寻,便被莫名地吸引,始终( zhōng)默默地追随着她。
那不只( zhǐ)是因为寂寞,更是因为一( yī)种向善的本能。
无脸怪——没( méi)有性别,没有面孔,没有情( qíng)绪,象征着一种普遍的人( rén)性。
而那近乎一见钟情般( bān)的誓死相随,多少让我们( men)对于人性的回归,有了一( yī)点点的信心。
尽管,无脸怪( guài)也会一时糊涂,为了博取( qǔ)他人的欢心,去出卖自身( shēn)最珍贵的黄金。
但他仍然( rán)愿意,把最多的黄金,留给( gěi)千寻,以赎买内心的罪恶( è)。
无脸怪的故事,像极了我( wǒ)们每个人的故事,在向善( shàn)与贪婪之间挣扎,等待救( jiù)赎。
最终,无脸怪吃下千寻( xún)的药丸,吐出了满腹的欲( yù)望之水,变回从前的模样( yàng)。
他随着千寻,穿过干净的( de)河流,找到了安详的归宿( sù)。

其实,从影片一开始,宫崎( qí)骏就为我们揭示了,穿越( yuè)这座小镇的钥匙。
还记得( dé)吗?
当空气中飘来食物的( de)诱人香气,千寻的父母早( zǎo)已迫不及待地冲上去,大( dà)快朵颐,直到把自己吃成( chéng)了猪,早早地沦陷。
而那时( shí)的千寻,却不为所动,甚至( zhì)露出鄙夷的神情。
也正是( shì)这种来自孩子的天然的( de)拒绝,让她拿到了小镇的( de)钥匙 ,她得以徜徉其中,受( shòu)人喜欢、敬佩,并最终有尊( zūn)严地离开。
她并不是超人( rén),也不是英雄,而只是一个( gè)保留了本真的孩子。
而我( wǒ)们每个人,都曾是孩子。
那( nà)种向善的本能,无需外寻( xún),只需回看,并与曾经的自( zì)己对望,便可获得。
这不就( jiù)是《千与千寻》,最令我们宽( kuān)慰的部分吗。

以上,就是第( dì)一个故事。
而在我的内心( xīn)深处,还收藏着第二个故( gù)事,它更简单,也更干净。
在( zài)这第二个故事里,没有邪( xié)恶,没有幽暗,而只有一个( gè)少女,面对终将逝去的童( tóng)年,所作的一次告别。
这场( chǎng)告别,是从一次「搬家」开始( shǐ)的。
别忘了影片的开始,千( qiān)寻是因为随父母搬家到( dào)乡下,才遭遇了那个神秘( mì)的小镇。
看到这处情节,我( wǒ)不禁暗暗叫好。
因为我至( zhì)今仍然记得少年时代的( de)搬家经历,第一次回家时( shí),走在完全陌生的街道,那( nà)种惶恐不安的心情。
是啊( a),不被大人们理解的是, 「搬( bān)家」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 yī)次冒险。
而这场冒险的底( dǐ)色,是告别的忧伤:告别过( guò)去,告别熟悉,告别童年。

因( yīn)此, 那个神秘的小镇,或许( xǔ)只是千寻在脑海中构建( jiàn)出来的一个「实体化的童( tóng)年记忆」。
她要用这种方式( shì),在来不及告别的遗憾中( zhōng),为自己完成一次华丽的( de)悼念。
她要再次徜徉在往( wǎng)事里,再次遭遇那些人和( hé)事;她要让它们重现,虽然( rán)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由潜( qián)意识幻化出的另一个样( yàng)子:

锅炉爷爷 ,或许就是在( zài)现实中已经死去的,那个( gè)有着三头六臂、嘴硬心软( ruǎn)、愿意时刻保护她的爷爷( yé)。因为在小镇里,锅炉爷爷( yé)也曾经说起:“她是我的小( xiǎo)孙女。”

汤婆婆和钱婆婆 ,或( huò)许就是现实中千寻的外( wài)婆形象,时而恶狠狠的,时( shí)而又善解人意,就像孩子( zi)成长的过程里,总会发现( xiàn)原先以为的不近人情,到( dào)头来,竟是温柔可人。

而 无( wú)脸怪 ,或许只是学校里某( mǒu)个暗恋千寻的男孩,他默( mò)默地追随着千寻,暗暗地( dì)对她好,愿意把心中的黄( huáng)金只留给她一个人。直到( dào)分别的一刻,才一个人归( guī)于沉默。

而那个来洗澡的( de) 河神 ,也只是千寻的儿时( shí)记忆,她家门前,或许真的( de)有那样一条被污染的河( hé)流,她曾眼睁睁地看着,这( zhè)条干净的河,被人类投入( rù)了无数的杂物、泥垢,于是( shì)她要在想象里,恢复它的( de)清澈。

至于 白龙 ,同样是千( qiān)寻已经丧失的一段儿时( shí)记忆。小时候,她曾经掉进( jìn)琥珀川,险些丧命,又奇迹( jì)般地获救。而在小镇里,救( jiù)她的男孩幻化成了一条( tiáo)白龙,成了千寻的守护者( zhě)。
还记得白龙第一次见千( qiān)寻时说了什么吗?
“ 在你很( hěn)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 ”
…………

于( yú)是,小镇里发生的一切,在( zài)顷刻间,变的纯粹。
那是一( yī)种莫名的牵绊,是不愿长( zhǎng)大的执念,也是终将离开( kāi)的过往。
还记得《少年Pi的奇( qí)幻漂流》里,那句动人的旁( páng)白:
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 xià)、前行,但遗憾的是,我们总( zǒng)来不及好好告别。
在经历( lì)了一场比《少年Pi》还要奇幻( huàn)地冒险后,千寻终于迎来( lái)了与童年作别的时刻。
只( zhǐ)见,在波涛散去的平原上( shàng),回家的路就在前方,白龙( lóng)对千寻说:“ 去吧,记住,一定( dìng)不要回头! ”
两人就此分手( shǒu)。
那一刻,碧空如洗,有大片( piàn)的流云飘过,千寻踏过青( qīng)草与沟壑,穿过隧道,在现( xiàn)实世界里和父母团聚。
而( ér)白龙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xiǎng):“ 不要回头!不要回头! ”
因为( wèi),根本已无法回头。
就像是( shì)一家人回到来时的车前( qián),看见满车的落叶,母亲说( shuō):“一定是有人恶作剧吧。”
其( qí)实,恶作剧的不是人,而是( shì)时间。

而那个叫作童年的( de)小镇,就坐落在时间的原( yuán)点。
它将永远矗立在记忆( yì)的平原上,目送着渐渐长( zhǎng)大的千寻,一步步走远。
不( bù)必等她回来。
因为时间是( shì)一列有去无回的列车,穿( chuān)行在忧伤的海洋里,向着( zhe)一个叫未来的地方,决绝( jué)地驶去。
但也不必绝望,就( jiù)像片尾曲《永远同在》中唱( chàng)的那样:
纵有数不尽的悲( bēi)伤,去往之处一定与你相( xiāng)会。

所以,我还是更喜欢第( dì)二个故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