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3》,英文名是Octopus with Broken Arms。
直译“断臂( bì)章鱼”。
章鱼是《误杀3》的戏眼( yǎn)。
在片中,郑炳睿手上的章( zhāng)鱼,是女儿婷婷给的。
这是( shì)女儿对父亲的爱,也是影( yǐng)片对郑炳睿的最大讽刺( cì)。

章鱼有了后代,为了确保( bǎo)后代有足够的食物和生( shēng)存空间,会开启自毁程序( xù)。
其中,断臂就是自毁行为( wèi)之一。
在现实中,为了孩子( zi),章鱼可以献出自己的生( shēng)命。在电影里,郑炳睿为了( le)自己,可以牺牲孩子。
在《误( wù)杀3》中,我们能看到各种讽( fěng)刺的场景。
一、讽刺
婷婷被( bèi)绑架后,郑炳睿很抓狂。
观( guān)影过程中,我们会为郑炳( bǐng)睿揪心不已。
本以为他是( shì)受害者,后来才知道,他不( bù)仅仅是受害者。
关于郑炳( bǐng)睿身份的反转,片中有伏( fú)笔。
绑匪要求郑炳睿用一( yī)个小男孩来换婷婷。陪伴( bàn)郑炳睿的李老师不解,“你( nǐ)这跟绑匪有什么区别?”

郑( zhèng)炳睿答:“我没得选。”
女儿和( hé)小男孩二选一,郑炳睿选( xuǎn)女儿,因为有父爱滤镜,这( zhè)样做很容易打动观众。但( dàn)是这个二选一还可以继( jì)续追问,当郑炳睿和女儿( ér)婷婷二选一,郑炳睿会选( xuǎn)谁?
说到底,郑炳睿的“没得( dé)选”,并非父爱如山,而是自( zì)私自利。
郑炳睿的佛教徒( tú)身份,也是一个充满讽刺( cì)的设定。
佛家以慈悲为怀( huái),忌杀生,郑炳睿会用佛珠( zhū)杀人,他信佛不是放下屠( tú)刀回头是岸,而是一种精( jīng)致利己主义者的投机行( xíng)为。
他对佛的诉求,大概率( lǜ)是希望死后不用下地狱( yù)。

影片开头,郑炳睿参加浴( yù)佛节的沐浴仪式,这是艺( yì)术化的设定。
通常来讲,浴( yù)佛节会在佛殿内、露天净( jìng)地、庙寺前置小浴亭等地( dì)点举办沐浴仪式。而郑炳( bǐng)睿的沐浴地点是海洋。
“这( zhè)么深的海,什么故事都装( zhuāng)得下”。对郑炳睿来说,这么( me)深的海,什么样的罪恶都( dōu)能洗得净。
海洋是郑炳睿( ruì)自以为是的浴佛水(浴佛( fú)水是用药草熬制的),也是( shì)郑炳睿杀人越货的罪恶( è)地。
在这段戏中,影片中有( yǒu)一个讽刺味十足的转场( chǎng),正在参加浴佛节的郑炳( bǐng)睿,听到女儿喊救命。

这位( wèi)一度被广为称颂的励志( zhì)典范,社会名流,因为女儿( ér)的绑架案,人生发生了翻( fān)天覆地的变化。
和郑炳睿( ruì)形成呼应的还有警务系( xì)统高官——达蒙。
从理论层面( miàn)上看,警务系统是人民群( qún)众的安全墙。然而,作为警( jǐng)务系统的高官达蒙,是从( cóng)事贩卖儿童的幕后黑手( shǒu)。
关于被贩卖的儿童,来源( yuán)不同,称呼不一。被拐卖的( de)小孩被称为“暗货”(如妞妞( niū)和球球),孤儿则被称为“明( míng)货”。无论是暗货还是明货( huò),如果有长得好的女孩,就( jiù)会被精挑细选,送到岛上( shàng)成为性工具。
这个在片中( zhōng)一闪而过的细节,会让每( měi)一个听过萝莉岛的观众( zhòng)提高警惕。
达蒙恶贯满盈( yíng),死在狱中,他的死因成了( le)秘密。
新闻中说达蒙是畏( wèi)罪自杀,像杰弗里·爱泼斯( sī)坦一样,但我更相信他是( shì)被灭口的。
达蒙的死不是( shì)句号,是一个问号。
达蒙和( hé)郑炳睿是上流社会下流( liú)化的符号。
道德无法绑架( jià)他们,他们为了钱,可以绑( bǎng)架任何人。
在这篇评论里( lǐ),我会将《误杀3》的故事发生( shēng)地称为地域,这是我的小( xiǎo)趣味,地域和地狱同音。

一( yī)个信佛的地域,却充满各( gè)种见不得光的罪恶。一个( gè)个身份光鲜的名流却是( shì)恶贯满盈。
在这个地域,佛( fú)被利用,法向不法低头,这( zhè)是《误杀3》的绝妙讽刺。
除了( le)讽刺,影片也拍了因果。
二( èr)、因果
因果是佛教的核心( xīn)教义。
片中郑炳睿的同伴( bàn)被炸死,是因果的典型案( àn)例。
在此之前,他让更多孩( hái)子成为暗货,现在,流浪在( zài)街头的孤儿,又无意中掌( zhǎng)控他的命运。

没有任何事( shì)情是独立存在的,一切现( xiàn)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 yīn)缘消散而灭。
这,就是因果( guǒ)(本文讨论电影中的佛教( jiào)元素,不代表对佛教本身( shēn)的看法)。
《误杀3》有大量的佛( fú)教元素,例如人贩子在绑( bǎng)架妞妞时,她以为没有人( rén)看见。此时,片中用大全景( jǐng),拍到远处的佛像。
这一幕( mù)怎么理解呢?
是举头三尺( chǐ)有神明,但神明也会闭眼( yǎn)睛,还是人在做,佛在看,善( shàn)恶有报终有时?
我不知道( dào)。
但我知道,《误杀3》中有“6·19案”,用( yòng)的也是佛教设定。
观音菩( pú)萨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 shí)九日。
为何是六月十九日( rì)?传说有很多,其中之一就( jiù)是妙善公主于六月十九( jiǔ)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 yǎn)观世音菩萨相,因此后人( rén)便把六月十九日定为观( guān)世音菩萨成道日。
观世音( yīn)的成道日,也是郑炳睿的( de)杀人放火时。
讽刺。
刘雅瑟( sè)饰演的雅音,一个为女儿( ér)伸张正义的母亲。在绑架( jià)行动的大量场景中,她身( shēn)穿赤黄色服装。


对此,我理( lǐ)解为雅音是菩萨。
或许看( kàn)过影片的朋友有异议,雅( yǎ)音参与了婷婷的绑架案( àn),为何是菩萨?
原因是,雅音( yīn)没有因为复仇丧失人性( xìng)。
证据是,雅音面对拐走妞( niū)妞的人贩子向自己求救( jiù)时,她并没有大仇得报的( de)快意,双眼反而有泪水。
这( zhè)个泪水,很动人。
人贩子不( bù)得好死,又怎样?
她的妞妞( niū)无法死而复生了。
但人贩( fàn)子必须死,不能给人贩子( zi)继续作恶的机会,雅音不( bù)能心软。
雅音的行动,本是( shì)以暴制暴,以武止戈的善( shàn)行。
此之谓霹雳手段,菩萨( sà)心肠。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 wǒ)难忘的台词,比如“有的孩( hái)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商( shāng)品。”我看完电影想说,“有的( de)人是人,有的人是魔鬼。”

《误( wù)杀3》中的绑架,贩卖,交易,并( bìng)非现实的魔幻主义,而是( shì)让人不忍直视的生活片( piàn)段。
"The past is never dead.”
是的,过去永远不会消( xiāo)亡。
但是,为了不让过去消( xiāo)亡,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jià)。
普通民众和名流权贵斗( dòu)智斗勇,比如段奕宏饰演( yǎn)的警官,为了公道,他要献( xiàn)出自己的生命。
在这里说( shuō)一句,段奕宏的表演,依旧( jiù)让我动容。
文章的最后,我( wǒ)要说影片中有个触目惊( jīng)心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 yǒu)120万名儿童被拐卖,每小时( shí)约有137名儿童被拐卖”。
一名( míng)儿童背后,就是一段被摧( cuī)毁的人生,一个支离破碎( suì)的家庭。
犯罪悬疑电影能( néng)吸引我们,因为我们看的( de)是电影,也是在看人生。
可( kě)是,《误杀》会不停反转,而人( rén)性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