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小的我》。脑瘫题材( cái),又是易烊千玺主演,位列( liè)年度最受期待片单,对于( yú)我这样一个轻度脑瘫来( lái)说,没有不去看的道理。
我( wǒ)说我轻度脑瘫不是开玩( wán)笑,去医院检查过,医生就( jiù)是这么跟我说的。
在诗人( rén)余秀华、脱口秀演员小佳( jiā)相继走红之后,大众应该( gāi)对脑瘫患者有一个基本( běn)认识了吧。他们智力没有( yǒu)问题,而是神经系统故障( zhàng)导致肢体不协调。
我虽然( rán)只是轻度,但对这部电影( yǐng)应该还是比较有发言权( quán)的吧。先说优点,看得出来( lái)主创还是比较认真的,想( xiǎng)要老老实实做一部关注( zhù)弱势群体的电影,演员阵( zhèn)容也比较靠谱,易烊千玺( xǐ)演得真的很拼,作为新生( shēng)代演员领头羊,他确实在( zài)以身作则,想要尽力突破( pò)自己。
但可能是太想要证( zhèng)明自己了,我觉得他演得( dé)有些过于用力,从头到尾( wěi)整个肢体还有脸部都扭( niǔ)成了麻花,时时刻刻都要( yào)呈现出一种“我很艰难我( wǒ)很痛苦”的状态,让我都替( tì)他累得慌。
脑瘫从严重程( chéng)度来说,区别也挺大的。轻( qīng)度的比如我,基本不影响( xiǎng)日常生活,只是手容易抖( dǒu),运动能力差,口齿不太清( qīng)楚,别的也没啥。如果用十( shí)分制来给严重程度打分( fēn),我是3分,小佳是5分,余秀华( huá)是7分,易烊千玺在电影中( zhōng)呈现出来的就至少有9分( fēn)。
这种程度的脑瘫患者,生( shēng)活中肯定有,但非常少,反( fǎn)正我是没见过。就算是余( yú)秀华那样,她也只是走路( lù)说话的时候费劲,安静的( de)时候就还好,只是脸有点( diǎn)歪,如果找好角度,调整状( zhuàng)态,也可以给她拍出漂亮( liàng)的照片。我就挺喜欢余老( lǎo)师的某几张照片的。
我也( yě)理解,演员要图表现,要让( ràng)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努( nǔ)力,要把角色的艰难状态( tài)传达给观众,就很容易往( wǎng)极端了去演,这也不是多( duō)大问题。很多奥斯卡影帝( dì)都是靠用力过猛的演技( jì)来征服评委观众的呢。易( yì)烊千玺要走这个路子,也( yě)是勇气可嘉。

但遗憾的是( shì),幕后主创,主要是编剧和( hé)导演,对脑瘫患者的处境( jìng)比较想当然,没有做足功( gōng)课,也缺乏设身处地的思( sī)考,导致电影很多细节在( zài)我看来都失真了。
比如说( shuō),按照易烊千玺饰演的男( nán)主角刘春和这个脑瘫程( chéng)度,他有可能高考考得那( nà)么好,超一本线80分吗?我很( hěn)怀疑。
我小时候成绩还不( bù)错,但有一点很吃亏,就是( shì)写字很慢,拿笔的姿势一( yī)看就很费劲,大人怎么纠( jiū)正也没用。同样的字数,别( bié)人轻轻松松一个小时能( néng)写完,我可能就得吭哧吭( kēng)哧用尽全力写一个半小( xiǎo)时才行,右手中指指关节( jié)因此长期都是肿胀状态( tài)。平时写作业还好,无非就( jiù)是多花点时间,但考试就( jiù)惨了,要限定时间。所以我( wǒ)喜欢做选择题和填空题( tí),因为字数少。后面需要写( xiě)很多字的大题对我来说( shuō)就很不友好,很多时候明( míng)明我会做最后两道题,但( dàn)时间来不及了,只能匆忙( máng)交卷。高考的时候我超了( le)一本线20分,相对于我的条( tiáo)件应该也算可以了吧。

可( kě)刘春和的手扭曲到那个( gè)程度,连笔都握不稳,写每( měi)个字都那么艰难,他是怎( zěn)么考到超一本线80分的呢( ne)?电影没有任何交代,我就( jiù)觉得很不服,我靠努力得( dé)到的成绩被你这一说好( hǎo)像是有多容易多不值一( yī)提似的。如果这是真的,唯( wéi)一的原因只能是刘春和( hé)在智力上是个天才,大脑( nǎo)运转速度是常人的好几( jǐ)倍,每道题一看就知道怎( zěn)么写,这样就能抵消他肢( zhī)体上的问题。但电影也没( méi)有往这个方向塑造,我所( suǒ)看到的刘春和,在智力上( shàng)就是个普通人,仅有的展( zhǎn)现他才华的部分就是写( xiě)诗,但那诗比起余秀华肯( kěn)定差远了。
除此以外,电影( yǐng)里还讲了刘春和打鼓和( hé)学开车的事情。打鼓我姑( gū)且信了,那开车呢?一个这( zhè)样的脑瘫患者,真的会下( xià)决心去学车吗?我觉得匪( fěi)夷所思。就我来说,小时候( hòu)学骑自行车,摔了无数回( huí),还是没学会。长大后,又学( xué)了一次,自认为已经很努( nǔ)力了,然而也只是可以在( zài)没人的操场上转圈,上了( le)人多的大马路又不行了( le)。这只是我学自行车的经( jīng)验,我觉得连自行车都不( bù)行,汽车更不用考虑了,所( suǒ)以后来压根不会往这方( fāng)面起心动念。当然开车我( wǒ)不懂,没准就是有人不会( huì)骑自行车但却会开汽车( chē)的,但电影对刘春和学开( kāi)车的展现,还是太轻飘飘( piāo)了,好像一拍脑袋就能下( xià)决定似的,而我恰恰觉得( dé)这个决定本身是最难的( de)。
还有整部电影的主线,都( dōu)在讲刘春和想去师范大( dà)学,将来想当老师,主创也( yě)明显相信他能当一个好( hǎo)老师。我就很无语,那么多( duō)职业,为什么一定要当老( lǎo)师呢?他那个口齿,让学生( shēng)完全听明白就很难吧,干( gàn)嘛要一边为难自己一边( biān)为难孩子们?我知道电影( yǐng)主创是想说,脑瘫患者其( qí)实也是普通人,大家应该( gāi)平视他们,不要看低了他( tā)们,他们其实可以做到所( suǒ)有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只( zhǐ)要不自暴自弃,有志者事( shì)竟成。这个出发点当然很( hěn)好,但也不能完全悬浮吧( ba)。从起点(身体条件基础)到( dào)终点(理想目标),你得扎扎( zhā)实实地把这条路铺出来( lái),而不是先把人物状态设( shè)置成极端残疾,然后只要( yào)他想,不管什么事他都可( kě)以完成,过程和理由不重( zhòng)要。
类似这样的残疾人挑( tiāo)战自我的例子,其实现实( shí)生活中就有很多,最近我( wǒ)就在关注余秀华学跳舞( wǔ)的事情。一个英国顶级的( de)舞蹈艺术家,法鲁克·乔杜( dù)里,因为喜欢余秀华的诗( shī),突发奇想邀请她参与一( yī)个舞蹈项目。她一开始不( bù)相信自己能跳舞,在舞蹈( dǎo)家的反复劝说下,终于答( dá)应了,然后在排练过程中( zhōng),又是一番起起伏伏。有对( duì)舞蹈的好奇,对艺术家说( shuō)辞的怀疑,排练的辛苦劳( láo)累,达不到目标的沮丧焦( jiāo)虑,很多次想要放弃,又出( chū)于对别人的承诺和信任( rèn)勉强应付,在日复一日的( de)排练中又确实对自己的( de)身体有了新的认识,最后( hòu)正式登场演出。



当然她的舞姿离( lí)团里其他舞者还是差得( dé)很远,但自有一种倔强鲜( xiān)活充满生命力的美,那个( gè)状态明摆着就是在告诉( sù)所有人,她有强烈的想要( yào)冲破肉身牢笼的欲望。那( nà)就是舞蹈家之所以会看( kàn)中她的原因。
如果对余老( lǎo)师这段经历感兴趣,推荐( jiàn)阅读她经纪人胡涛写的( de)这篇长文: 《陪余秀华跳舞( wǔ)的那些日子》
文章给我印( yìn)象最深的是这段话:
法鲁( lǔ)克一生合作过太多的舞( wǔ)者,他对完美的东西感到( dào)厌烦,他在接受媒体采访( fǎng)时感慨,他在舞蹈生涯中( zhōng)见过太多技术很好的舞( wǔ)者,但成为一个舞者最需( xū)要的是“真诚”。余秀华具备( bèi)这种真诚,而且做到了她( tā)能力范围以内的最好。
这( zhè)段经历不知道有没有全( quán)程跟拍,如果有的话,剪成( chéng)一部纪录片,我相信会比( bǐ)《小小的我》有力量得多。
其( qí)实如果要表现脑瘫患者( zhě)的优秀和励志,最适合的( de)路子就是讲他们脑子的( de)聪明。不管是余秀华还是( shì)小佳,能让大家看见,可不( bù)就是靠的聪明么。身体虽( suī)然不行,但脑子好使啊,然( rán)后还能展现一下灵魂和( hé)肉体的错位,无限奔放的( de)灵魂被囚禁在一具凋残( cán)的肉身之中,这个戏剧性( xìng)一下子就有了,又有深度( dù)。
可以推荐一部类似题材( cái)的电影,爱尔兰和加拿大( dà)合拍的《莫娣》,根据真人真( zhēn)事改编,讲的是加拿大画( huà)家莫娣,从小身体残疾,然( rán)后靠画画得到自我救赎( shú),还有和她丈夫的关系,人( rén)物塑造得非常立体生动( dòng),女主角莎莉·霍金斯演得( dé)太好了,张弛有度!

反观《小( xiǎo)小的我》,拍半天打鼓开车( chē)啥的,都太没劲了,浮于表( biǎo)面。可能因为没有原型故( gù)事参考,主创又没找到合( hé)适的路子,或者是能力不( bù)足,不知道怎么用劲。
电影( yǐng)里还有一个很有突破性( xìng)的场面,正在被很多观众( zhòng)讨论,就是展现了残疾人( rén)的性欲。周雨彤饰演的漂( piāo)亮女孩雅雅,因为一场偶( ǒu)遇成了刘春和的性幻想( xiǎng)对象,还在一场春梦之后( hòu)遗精了。后来雅雅和他关( guān)系越来越亲密,进了他的( de)卧室,跟他讨论性话题,问( wèn)他能不能勃起,为了检验( yàn)一下还把他的手放在自( zì)己胸部。
那段戏在国产电( diàn)影里绝对算大胆,意识上( shàng)是值得夸奖的。但整个呈( chéng)现效果,在我看来却处处( chù)透着尴尬和莫名其妙,感( gǎn)觉周雨彤在里面就是个( gè)工具人,只是为了体现编( biān)导在这方面的想法而生( shēng)造出来的。雅雅一开始接( jiē)近刘春和,还可以解释为( wèi)是出于好奇和关心,但后( hòu)来他俩关系是怎么一步( bù)步靠近的?怎么变亲密的( de)?年轻女孩雅雅为什么总( zǒng)在一堆老人和残疾人里( lǐ)出没?她为什么愿意进刘( liú)春和卧室?又为什么突然( rán)聊性话题?一切都缺乏铺( pù)垫。
我能想到的理由,就是( shì)刘春和在思想上还算是( shì)个有趣的人,可以与雅雅( yǎ)产生共鸣,所以雅雅被吸( xī)引了。但电影一直到雅雅( yǎ)进了刘春和卧室,才让他( tā)们有了一点精神交流,让( ràng)雅雅看了刘春和写的诗( shī),前面在这方面都是空白( bái)的。你就很难相信一个年( nián)轻漂亮女孩会主动接近( jìn)一个重度脑瘫患者,整天( tiān)围着他转,难道就因为他( tā)是易烊千玺演的,所以大( dà)家就觉得顺理成章了么( me)?
挑了这么多毛病,我也不( bù)是要故意吹毛求疵,可能( néng)就是期待太高,所以忍不( bù)住吧。客观来讲,这部电影( yǐng)肯定也不算差,打分的话( huà),我觉得可以打6.5到7分吧,至( zhì)少及格了。里面有几场戏( xì)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刘( liú)春和狂吃牛轧糖自杀,还( hái)有痛斥蒋勤勤演的妈,那( nà)段台词就还挺震撼的,落( luò)点是现在很热门的有毒( dú)的东亚家庭关系,和导演( yǎn)的前作《春潮》对应上了。

电影本身应该还( hái)是功大于过的,我也乐见( jiàn)这种题材能有这么大的( de)反响。但再想想,我又觉得( dé),说到底,这个社会上的普( pǔ)罗大众,对残疾人是很难( nán)有什么主动自发真心的( de)关怀的,除非这个残疾人( rén)身上有什么其他的噱头( tóu),比如TA很会写诗,很会说脱( tuō)口秀,或者是由当红流量( liàng)明星来演。如果不是易烊( yáng)千玺,如果不是易烊千玺( xǐ)演重度脑瘫患者带给大( dà)家对于视觉奇观的期待( dài),这部电影绝不可能有现( xiàn)在这么多关注。这才是电( diàn)影背后最现实的地方。我( wǒ)刚看了一下电影的几款( kuǎn)预告片,所有预告片都规( guī)避了易烊千玺的正面镜( jìng)头,故意营造神秘感,意思( sī)就是想看正脸就得去电( diàn)影院。这部电影的最大卖( mài)点是什么,已经很明确了( le)。
最后我还想说,与其非得( dé)让残疾人努力证明自己( jǐ)和正常人一样,还不如告( gào)诉大家,每个人都是某种( zhǒng)意义的残疾人,就像我有( yǒu)3分,你有5分,他有7分,所有人( rén)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身体( tǐ)上的问题吧,有些明显,有( yǒu)些不明显,就算身体完全( quán)健康,精神上也会有残缺( quē),要么缺爱,要么缺德,要么( me)缺心眼。这么比起来的话( huà),我倒宁愿自己只是3分的( de)轻度脑瘫。接受所有人的( de)残缺不完美,比身残志坚( jiān)的励志故事,更能治愈我( w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