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看的点映( yìng),回来写的这篇文章,本来( lái)看的已经是删减版,不想( xiǎng),这片儿如今还要拿回去( qù)再删一遍。真的是官家删( shān)完群众删,还让不让人看( kàn)电影了?
01
放在黄精甫的作品序列( liè)里,《周处除三害》算不上大( dà)尺度。但放在国产院线片( piàn)的范畴,可以说,它几乎触( chù)到了尺度的上限。
其生猛( měng)之处,不仅在于视觉上的( de)暴力,也不仅在于接连发( fā)生的肉体损伤,以及对痛( tòng)感的反复强调,更在于全( quán)片所喷发的负能量—— 那种( zhǒng)不留余地的恶与斩尽杀( shā)绝的“非义之义”之间的对( duì)峙,几乎贯穿首尾,呈现为( wèi)黑与灰的缠斗。
影片拍摄( shè)于台湾,借壳于经典,又取( qǔ)材于真实人物(“冷面杀手( shǒu)”刘焕荣),最终混搭起一个( gè)半架空的寓言世界。
在这( zhè)个世界上,黄精甫想要探( tàn)讨点真东西,关于善恶,关( guān)于意义,也关于自我成全( quán)。

02
《周处》之前( qián),黄精甫已经有快十年没( méi)拍长片了。上部作品,还要( yào)追溯到2014年的《恶战》。
这期间( jiān),他也只参与了一个拼盘( pán)电影和一部电视剧,都很( hěn)糟糕,几乎就要泯然于众( zhòng)人。
这次回归,能明显感到( dào),他铆足了劲,也做足了功( gōng)课。这个曾经风光无两的( de)明日之星,在经历了众星( xīng)捧月,又突然黯淡后,似乎( hū)终于焕发了能被大众市( shì)场所捕捉的光芒。
他从前( qián)作品的缺陷,在于剧作单( dān)薄和视觉过剩。 通俗讲,就( jiù)是只会耍酷,不会叙事。且( qiě)他的镜头之“美”,往往流于( yú)表面,没有附着更深的意( yì)义,于是愈发凸显了空洞( dòng)。《江湖》《阿嫂》《恶战》,都有类似( shì)毛病。
到了《周处》中,黄精甫( fǔ)在有意识平衡两者。
毫无( wú)疑问,这是他所有电影里( lǐ),剧作最讲究的一部。虽然( rán)起承转合仍显生硬,人物( wù)塑造上,也有“一将功成万( wàn)骨枯”之嫌,但至少,影片借( jiè)用了一个松散的公路片( piàn)结构,去组装黑帮片的情( qíng)节,起到了缝合和遮丑的( de)作用。
动作设计方面,黄精( jīng)甫也收敛了许多。全片一( yī)共也就四场大的动作戏( xì),前三场是港片的拿手活( huó)儿,追求极致空间内的闪( shǎn)转腾挪与疼痛的直观传( chuán)递,而最后一场“屠杀”,则一( yī)反常态,几乎是用一种冷( lěng)静到近乎轻佻的态度,呈( chéng)现大面积的死亡,于是那( nà)死亡突然就失去了重量( liàng),成了一连串该死的数字( zì)。

也正是这场杀戮戏,给影( yǐng)片定了调—— 它没打算讨好( hǎo),也不预备原谅。
03
应该说, 拍( pāi)独立电影起家的黄精甫( fǔ),最具作者性的地方,就是( shì)他的冒犯性。
这在他转型( xíng)地上,进入电影工业后,已( yǐ)收敛了许多。而在此前的( de)作品里,表现更为突出。
比( bǐ)如乱伦情结,在他早期短( duǎn)片《我爱水龙头》《青梅竹马( mǎ)》中,都有涉及,前者是父亲( qīn)对女儿的虐待,后者是兄( xiōng)妹之间的畸恋。 在黄精甫( fǔ)的镜头下,家庭不是温情( qíng)脉脉的所在,而是残忍的( de)温床,是披着笑脸的杀戮( lù)。 而这种情结在《周处》里也( yě)有显露,只是已“退化”成了( le)继父对继女的禁室培欲( yù)。
再比如对于残忍不加遮( zhē)掩地呈现,那是《江湖》里,懦( nuò)弱的黑帮分子(陈冠希饰( shì)演)被逼和狗交配,也是《复( fù)仇者之死》中,杀手剖开孕( yùn)妇的肚子,把婴儿丢进海( hǎi)里,泡成青紫色的坏肉。显( xiǎn)然,在《周处》中,视觉暴力也( yě)有所削弱。
可以说,《周处》是( shì)一部全面降低了外在冒( mào)犯性的作品,包括画面和( hé)情节,这也确保了它得以( yǐ)逃过监视的眼睛。
但骨子( zi)里,它的冒犯性仍然坚固( gù),就在于, 它呈现了一群不( bù)值得被拯救的人,并且毫( háo)不犹豫地杀了他们。

04
影片主( zhǔ)人公陈桂林(阮经天饰演( yǎn)),是个极端人格。正如黄精( jīng)甫的大部分影片,主角都( dōu)很极端。
而极端之人,往往( wǎng)又很天真。或可说, 正是因( yīn)为对世界存有天真的想( xiǎng)象,才诱发了极端。
《江湖》里( lǐ)的左手哥(张学友饰演),看( kàn)似性格乖戾、喜怒无常,实( shí)际只是个安全感匮乏,需( xū)要不断用拳头和权势来( lái)掩盖内心脆弱的巨婴;《复( fù)仇者之死》里的陈杰(麦浚( jùn)龙饰演),一心复仇,至死方( fāng)休,他有着常人无法理解( jiě)的执着,但拨开他的外壳( ké),却可见一颗坚硬的情种( zhǒng)。
陈桂林同样如此。他的出( chū)发点也很天真,甚至有些( xiē)中二。
当得知自己身患“绝( jué)症”,又看到自己只排在通( tōng)缉榜第三位时,他燃起一( yī)个念头,要在临死前干票( piào)儿大的,好让所有人记住( zhù)自己。
这是个幼稚的决定( dìng),可他却格外当真。不料在( zài)追杀前两大恶人的路上( shàng),心思有了转变。

05
细究这种( zhǒng)转变,有不少值得玩味的( de)空间。
首先它在彰显一种( zhǒng)道德激情。即, 在真正的恶( è)面前,一个恶人也会被激( jī)发出善念。 仿佛善恶也遵( zūn)循某种守恒定律,暗中此( cǐ)消彼长。
不难发现,片中的( de)三大恶人,尊者(陈以文饰( shì)演)、香港仔(袁富华饰演)、陈( chén)桂林,就分别喻示着佛教( jiào)的贪嗔痴,对应符号,即鸽( gē)子、蛇和猪,这也是佛教三( sān)毒的象征物。而这些图像( xiàng),也分别以纹身或物件(手( shǒu)表)的方式,标记在了三恶( è)人身上。
从这个角度看,影( yǐng)片实际讲的是 三毒的内( nèi)部较量和瓦解,是痴对于( yú)贪和嗔的追杀 ,而陈桂林( lín)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 wèi)痴,因为愚昧。
此中愚昧,又( yòu)细分为两面,一是不辨善( shàn)恶,二是不明意义。
前者在( zài)陈桂林目睹香港仔对继( jì)女小美(王净饰演)的恶行( xíng)后,已然开始清晰,此时陈( chén)桂林杀香港仔的动机,已( yǐ)经部分发生了转移,由原( yuán)先的“求名”,向“取义”转化。
直( zhí)到在邪教大会上,已知善( shàn)恶并期待救赎的陈桂林( lín),一度被洗脑,后目睹真相( xiāng),他也终于见识到了真正( zhèng)的恶。 那不是取人性命,而( ér)是摄人灵魂,是把一个个( gè)活生生的人,掏空了思想( xiǎng),填进统一的意志,从此说( shuō)一样的话,唱同一首歌,尊( zūn)同一个神。
这种恶,极大区( qū)别于黑帮的好勇斗狠,它( tā)是无形的,是蒙着温柔的( de)薄纱的,是令人目眩的,是( shì)用营造危险来供应安全( quán)的。所以它不易识别,善于( yú)蔓延。
于是最终挣脱了洗( xǐ)脑的陈桂林,如“重生”一般( bān),跳出棺材,冲进礼堂,把枪( qiāng)对准了尊者。

而影片最为( wèi)讽刺的一幕,随之上演。只( zhǐ)见尊者倒下,不多时,歌声( shēng)又重新响起来。那首歌叫( jiào)《新造的人》,歌中反复吟唱( chàng)着“我们平凡的灵魂,紧紧( jǐn)跟随无需多想”。
直到那一( yī)刻,其实才证明了邪教洗( xǐ)脑的全面成功。
那便是 尊( zūn)者已经不在了,洗脑者已( yǐ)然缺位,但自我洗脑却仍( réng)在进行,片刻不止。
06
这也是( shì)全片最狠的一笔,而接下( xià)来的屠杀,也就顺理成章( zhāng)。
此时,黄精甫的态度也已( yǐ)然明了,他实际在说, 愚昧( mèi)是最大的恶。使人愚钝者( zhě),自是罪大恶极,但自愚者( zhě),也并不无辜,甚至于活该( gāi)如此。
从这个角度讲,最后( hòu)的屠杀,就是献给所有自( zì)愚者的审判,是“让他们怨( yuàn)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
也( yě)正于此处,影片悄悄展开( kāi)了另一面。
它最终呈现的( de)是一个人的自我觉醒,是( shì)陈桂林破除“痴”的过程,这( zhè)个过程,不仅包括明辨是( shì)非,识破洗脑术,更在于,他( tā)重新辨认出了意义。
这其( qí)中实际隐含着工具理性( xìng)向价值理性的回归,是从( cóng)追求“多”到追求“好”的转变( biàn),背后是从追求更大的名( míng)声,到追求一种道德的生( shēng)活。
所以《周处》作为“善恶三( sān)部曲”的第二部,延续了第( dì)一部《复仇者之死》对于宗( zōng)教及善恶问题的质询。

《复仇》问的是,出( chū)于正义的极端复仇行为( wèi),真的道德吗?而《周处》则重( zhòng)申了, 人的觉醒以及自我( wǒ)裁决的重要。
07
《周处除三害( hài)》不是杰作,但可以肯定,它( tā)是部个性张扬的作品。
如( rú)果带入元电影视角,将陈( chén)桂林躲在隔壁酒店,透过( guò)窗子偷窥香港仔侵犯小( xiǎo)美的一幕,视为对电影窥( kuī)淫机制的某种复现,以及( jí),把最后礼堂上的邪教场( chǎng)面,看作电影催眠功能的( de)指涉,会发现,导演实际早( zǎo)已把观众带入到文本中( zhōng),成为讥诮或警醒的对象( xiàng)。
这无疑又是另一重冒犯( fàn)。
于影片外,《周处》因其特殊( shū)身份,还制造了额外的意( yì)义。
它是一部由香港导演( yǎn)带领台湾动作团队拍摄( shè)的港片风格的台湾片。 这( zhè)不仅帮台湾电影革新了( le)黑帮、犯罪类型片的制作( zuò),也帮台湾本土的武指团( tuán)队证明了,他们也可以驾( jià)驭高标准的动作戏。
此外( wài),近年来,台港合拍片也成( chéng)为一种新现象,预示着, 面( miàn)临越发逼仄的本土市场( chǎng),香港的年轻导演们正在( zài)努力寻求新的创作空间( jiān)。
最后,对于黄精甫而言,这( zhè)自然也是一次体面的回( huí)归。
时隔十年,这个几乎失( shī)去机会的香港导演,在台( tái)湾赢得了重生,如今,这部( bù)新作也已登陆大陆院线( xiàn),实现了三地巡游。
“我不是( shì)怕死,而是怕死了都没人( rén)记得。”
这句出自陈桂林之( zhī)口的话,也像是黄精甫说( shuō)给自己听的。
